2019年4月17日星期三

小人物買樓自白

筆者53歲,體會過大眾對樓市的不同心態:

1997前,「樓市一定升」,想盡辦法上車。
1998-2003,「樓市沒希望」,跳車。
現在怎樣,不用我多講

那些年,和大家一樣心情起起伏伏,坐過山車。

1993,首次置業,港島,建築面積363呎,130萬。

好開心,幾細無問題,最緊要上車。

1997,樓價升了咁多,又供了咁多,係時候換樓了,長輩這樣教路。我二話不說,將手頭的樓放出,唔夠一星期就成交。
1997年初,港島,建築面積363呎,賣了167萬。

沒有樓了,當然立刻搵,升到買唔到就大件事。

1997年初,換樓,同區,471呎,268萬。

屋大了小小,但借多100萬,樓按壓力大了。成交期半年,即我兩公婆未來半年搬來搬去。

還記得回歸日,下雨天,還要去新屋睇裝修,和感受樓價開始往下調整。

1998,金融風暴,供樓利息係咁升(當年樓按息:P+2.5%,P係咁加)。原本已要供一半人工,現在每月又要供多啲。這時,自己開始真的學下計些小學生數,複息。從來都沒太留意,覺得太簡單。終於體會,複息加時間有咁大威力,唔怪得牛頓都話複息是數學最大奧秘。

這時,又學識個新名詞,叫「負資產」。幸好,同時銀行唔敢貸款給人做生意,只敢做風險低的樓按,銀行互相搶樓按生意。於是,開始學和銀行職員溝通減供樓利息。你不減,我就轉按!成交前,銀行職員問,想用“定金額”或“定期數”來供款。減0.125%息率都傾到口水乾。這“定金額”或“定期數”又會咁好死?用個excel計下數:無論樓按“定金額”或“定期數”,銀行收的利息是一樣。
所以,銀行可任君選擇。銀行無死錯人。今次學精了,我用“定額”。萬一碰上加息,也不用每月供款增加,只拉長年期,好讓每月開支有預算。你可能問,拉長年期好嗎?要供耐啲啊!我會partial payment,令付給銀行利息小啲,所以一定唔會供到最後嗰期。

樓價繼續跌。

這時,初遇 Rich Dad Poor Dad。

原來,我咁辛苦儲的,不是 asset,而是 liability 。因為借貸金額大,所以每月供款大,即使將每月供款扣除租金(若沒買樓轉租屋住),還要俾錢出去,所以是 negative cashflow。

1999-2002,層樓供幾多,都蒸發了,因樓價直線跌。自己能做的,就是不斷和銀行傾減息,也轉了幾次按,P+x 變 P-x。 
2003,沙士,世界末日麼?好彩仲有工,繼續捱下去。

2004,我對孖仔出世,471呎,四口子連工人,點住?記得面試家傭時,我說:「我層樓好細,你唔介意?」
換樓嗎?
這時候,有人建議買了層樓出去租算啦!樓市不會再升的。沒望返家鄉的,死了條心。這時,我記起 Rich Dad Poor Dad 裡面提過的:
asset: positive cashflow
liability: negative cashflow

層樓將近供用,將近不是 liability。那我為什麼要賣呢?將它租出去,就是asset。即使給我意見的是位我很尊重的人,我堅持自己睇法,不賣。

這時樓價已跌到一個可供的水平,可以再買另外一層,我決定搬遠啲,可住大啲。

2004年尾,村屋700呎連天台,195萬。

將舊樓租出,將它變真正 Asset: positive cashflow。這時的我,不再理會樓價升跌,最緊要是 cashflow。

幾年來,對樓價不聞不問。忽然,1997 年買的樓到現在,已升到一個我不能負擔的價。若我的理財知識沒所增長,我當年應已買了層樓。

2008年,很多好友都將他們2004年間買的自住樓,因升小小就賣等跌。我說:「你住的一層樓不要當 asset 看待,千萬不要賣!」我勸極都唔聽。結果😓

我不是在曬命。曬的是,沒有跌過,怎曉得計數?我小小理財知識,是 learn in a hard way,十年。我卅歲才開始學投資,你可比我學得早,比我學得快。你的機會會來的。

4 則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