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5月20日星期一

Uniqlo

上次說到「財富轉移」,筆者想說的是,最近大市因中美貿易戰,股市大起大跌。大戶、炒家進行大買賣,我眾散戶是否跟隨大戶發出的所謂「消息」而弄到心情也大起大跌,從而也交易進進出出?

留意新聞的,都被各YouTube KOL用不同角度分析中美貿易戰發展,形勢好不險峻。
「貿易有排搞,中國經濟將會一沉不起至少卅年!」
是時候離市了?

這時候,正是財富轉移時候。明天,可能見到周街平貨。若你看準時機,不受旁人情緒牽動,財富會走到你處。但若果你以為世界末日來了,走為上著,財富就離你而去。

有位經常上不同傳媒的管理個基金的炒家說,即使中美貿易戰成為新常態又如何?中國經濟一沉不起又如何?日本經濟不是也沉了卅年,這期間也出了個Uniqlo。

Image result for uniqlo

關鍵是會否堅持下去。不是要你死守隻股票,與它談戀愛,而是清除雜音、冷靜分析。

財富有可能轉移到你手中。

2019年5月14日星期二

財富轉移又來了

財富轉移又來了!

中美貿易戰來了,你會怎安排資産分配?找些不受貿戰影響的投資?轉晒現金存放?

恒指會唔會跌穿28 000?
希望它跌,等你可入市?
還是立即轉回現金?

真的,財富轉移時刻又來了。

2019年5月10日星期五

自住樓當作投資?

看了YouTube《專家策局-李鴻彥-黃國英:用窮L視角睇市先會沽自住樓-2019年4月23日》,45分鐘內兩講者東拉西扯地說了對一堆股票的觀點。節目中段,黃國英突然轉了話題,說他有些朋友都將自住樓賣了,出去租樓住。主持李鴻彥也是其中一份子。節目繼續說下去的是,許多人租了多年,當年所賺的都用了七七八八,甚至用突當年賣樓所賺的。

那些年,有人買樓賺了就立即賣,是可以理解。他們可能是01至04年上車,目睹比他們上車早幾年的怎變成負資產而被樓綁到無得郁,所以賺了就立刻賣折現,袋袋平安。這是典型用自住樓作投資的例子。

記得《富爸爸、窮爸爸》提到,自住樓是負債。我第一次讀到這,本能反彈:😡「作者不明白香港情况!」作者定義是負現金流就是負債,即使供完也要俾差餉,仍然是負債!那時我負資產,情感嚴重受創。後來,冷靜下來,細心思考。
作者說的是真的。😞
自住、投資,兩者應分開。最好是買兩層(現時香港情况來看,風涼話😅)。當正值負資產時,我得出這離地結論。不經不覺過了幾年,離地變貼地,我竟然買到第二層樓。世事怎能預計?

筆者在中銀免費物業估價查查自己在港島的縮水樓現在值幾多:
97年,用268萬買。升354萬,好似好多。用一個簡單方法計計每年複息升幅幾多。樓按息若唔計,假使當年有能力一筆過買。
其實,層樓升幅,只有每年3.9%複息升幅。

若時光倒流,沒有買樓,買滙豐,每年也有4%回報。它可用碎股代股息,真正自動複息。

當然,當年我無268萬,有三成首期,即做了3.3倍槓桿。這也是大部份人傻更更的說,做槓桿怎危險,但又用了一生血汗錢做了槓桿,又以為樓市唔會跌。今日樓市真的不會跌嗎?無錯,好多專家都用量化xx、現時情况特殊,從來未出現過,就推論說現時樓市唔會跌。

荷蘭鬱金香泡沫不都是情况特殊,從來未出現過,只出現一次嗎?它真的沒有再出現,只是以不同方式出現。
97前,通街專家都話樓市唔會跌啦!

筆者想說的是,首先,現時不是層層樓都升幅驚人如像筆者住的港島舊區小型屋苑,不夠吸引,升幅有限。常在傳媒看到的,都是將最大升幅的放在你眼前。不一定是惟一事實。

另外,若作投資,請不要將自住樓當投資。除了買樓,也有很多投資選擇。很悶的買滙豐用股代息,現時也有6厘,也不會比買樓差。(請注意:這不是對你的投資建議,雖然我持有滙豐,唔代表適合你。)

YouTube 《專家策局》末段結論:點出標題,窮L視角睇市先會沽自住樓《富爸爸、窮爸爸》真的道出富人視角。

幾年後,你點知到時你買唔到樓?最驚到時平到你唔敢買。
世事怎能預計?

2019年5月7日星期二

被動收入組合分佈

現時筆者的被動收入分佈如下:




這年頭,筆者將注意集中在被動收入。平時,日睇夜睇的spreadsheet,都是有關被動收入的那一張。看看那一項資產不提供被動收入,就計劃將它賣出。例如,早年買下的Value Partners Classic Fund Unit B,以US$ 11.4買,今日已升到約US$ 153。好似好多,但已好多年,每年平均不算太多。而最重要的是單位價格已包括股息在內。某年表現好些,還要收表現費。所以,下趟回港時,就會將它賣出,希望到時不會是股災。😰
(不過話得說回頭。股災到,我們應感到興奮才對。如股息不受太大影響,那時就是時候掃貨。😋)

筆者組合大部分收入來自債息。現時每月都會留意那隻收股息股票附合筆者要求(方法:拙文《有升有息》實踐例子: 華人置業 (0127HK)詳錄),跟著就將每月生產的被動收入,再投資在附合筆者選股方法之股票。

雖然今日仍未到達被動收入目標,但我還要感恩是這年頭有人無私分享:如《富爸爸、窮爸爸》和眾位博客,不能盡錄。大家提供的不同觀點,非常珍貴。

2019年5月3日星期五

資產分佈、每月被動收入評估


筆者香港被動收入組合之分佈如上。

組合運作是將被動收入産生之現金,定時再投資到股票、股基或債基,或將來看到好的投資。組合中有頗多的人仔,是多年前的定存,大部份2020年到期。等到它到期時,也會投資到其他資產。組合八成是股票、股基及債基。債基佔了組合八成中的六成,即全組合的一半,產生了組合近一半的被動收入。

投資目標繼續是增加每月被動收入,做到財務自由,即被動收入夠日常開支。

筆者為未來三數年計劃。作個較壞打算:
如現時多哈的工作被炒,要立即搬回香港,會出現什麼情况?

我對孖仔14歲,這邊讀了國際學校。回港,在主流學校是再難追回功課。追得太辛苦,迫得太緊,兩個仔可能就從此放棄學業。所以,若這不幸真的發生,到時要搵間較平實的直資中學(諗得太遠?😅) 這個洗費,每月就要約六、七萬(主觀數字,因人而異)。筆者現時被動收入,就未到這數字,未算接近,也絕非遙不可及。

五張幾嘢庸才,已有心理準備被炒後不能再入職場。還要繼續努力做好投資組合的被動收入。